专访揭阳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支光南: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定不移建设产业强市
去年,揭阳的地区生产总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多项指标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。揭阳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按照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坚定不移建设产业强市,不断开创揭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”全国人大代表,揭阳市委副书记、市长
支光南
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%左右的目标,为2024年工作描绘了奋进蓝图。
2023年,揭阳地区生产总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多项指标增速名列前茅,跑出了经济发展的“加速度”。新的一年,揭阳如何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执着,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?
“揭阳将依托粤东重要制造业基地优势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坚定不移建设产业强市。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‘牛鼻子’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,推动支柱产业提质增效、新兴产业前瞻布局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”全国人大代表,揭阳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支光南在接受《南方》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。
加快把县镇村短板转化为潜力板
《南方》杂志: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。“百千万工程”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“头号工程”。揭阳如何深入落实“百千万工程”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?
支光南:我们抢抓机遇,将“百千万工程”作为揭阳发展面临的“三大机遇”之一全力推进。今年,揭阳“新春第一会”——揭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一场就是全市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会议,目的就是拿出“头号工程”的力度抓紧抓实“百千万工程”,更好统筹县的优势、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,加快把县镇村短板转化为潜力板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。
一是发展强县富民产业夯实基础。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产业是解决各县(市、区)发展不平衡、不充分的关键所在。围绕“创先、进位、消薄”行动,引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壮大县域优势主导产业,做实做强园区载体,加快形成产业集群,以产业提质增效支撑普宁市、惠来县争创全国百强县,带动揭西县、榕城区、揭东区加快发展、全面消薄。同时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新年计划新打造10个以上“揭农尚品”并持续走进大湾区。组建强村公司,盘活农村各类沉淀资金、闲置资产和存量资源,发展壮大集体经济。
二是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。揭阳的乡镇数量多,但底子比较薄,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着力点和切入点。我们将聚焦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,一体推进美丽圩镇、和美乡村建设。按照美丽圩镇“七个一”建设标准,集中资源打造4个典型镇、25个城区镇、12个中心镇、12个特色镇、17个专业镇,把乡镇建设成为乡村治理中心、农村服务中心、乡村经济中心。同时,持续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,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,把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。
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释放活力。我们坚持以改革破题开路,着力激发基层社会作为发展主体的活力,不断培育基层内生动力。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权益与村(社区)干部待遇挂钩的正向激励机制,进一步激发村干部的头雁引领作用。抓好“三块地”改革,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,推进农民集中式住宅建设改革试点。推广应用积分制、清单制、网格化等治理方式,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同时,实施“百会助百县、千企帮千镇、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发挥工青妇、工商联、智库、乡贤等作用,在全社会汇聚起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强大合力。
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
《南方》杂志: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%左右的目标,为2024年工作描绘了奋进蓝图。新的一年,揭阳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?
支光南:今年,我们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按照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,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不断开创揭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,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。我们将持续打造好绿色石化、海洋产业两大经济发展新引擎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,培育发展新型支柱产业集群。特别是,进一步发挥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、可生产全品类石化产品的炼化一体化项目——中石油广东石化项目的拉动作用,全力服务该项目稳产满产。同时,全力推进国电投靖海、天顺风能等项目建设,做强做大绿色石化、海洋产业两大支柱产业。
二是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全面夯实县镇村经济基础。做强县域特色产业,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,培育壮大县域优势主导产业。推进“一镇一业、一村一品”建设,引导专业镇立足产业基础、发挥比较优势,做强特色优势产业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、精深加工、设施农业、乡村旅游等新业态,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,用心耕耘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“满园春色”。
三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。我们将围绕产业链招商图谱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、产业关联度高、带动力强的项目和全球500强、行业100强等龙头企业落户。坚持项目洽谈、签约、审批、开工、建设、投产等全生命周期“一条龙”服务,优化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奖励办法,促使政企“双向奔赴”共谋发展。
四是推动投资消费相互促进。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,抓好交通、水利、能源等293项重点项目建设。结合“城市建设年”,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,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。全面提振和扩大消费,推动“电商+快递物流业”“电商+制造业”融合发展,促进纺织服装等揭货“触电上网”。持续巩固外贸良好态势,鼓励企业积极“走出去”。充分发挥物流优势,推进B型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建设,谋划建设国际跨境电商产业园。
五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。我们将继续聚焦群众和企业最关心的高频事项,用群众最容易懂的语言告知哪些事项可办、如何办,采取最快捷的方式办理,推动政务服务“三个最”向基层延伸。充实完善“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、信用修复”三张清单,健全以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和“互联网+监管”为基本手段、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,积极践行“有感服务、无感监管”新理念。深化企业联络员服务机制,用好“急难愁盼我来办”平台企业专区,开通服务企业“直通车”,持续建设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。
“以新提质”,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制造业
《南方》杂志: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。揭阳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?
支光南:一开年,我们就出台了《揭阳市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4-2026)》和《揭阳市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,向外界传递了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和信心。接下来,揭阳将依托粤东重要制造业基地优势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坚定不移建设产业强市。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“牛鼻子”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,推动支柱产业提质增效、新兴产业前瞻布局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一是培育壮大支柱产业。立足揭阳绿色石化、海洋产业两大支柱型产业的基础,大力推进榕江实验室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、公共检测平台、各类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,引导全市创新载体深度对接绿色石化、海洋产业等的发展需求,特别是围绕石化产业的下游、海工装备产业的上游,盯住关键产业链中的创新链开展精准招商和技术攻关。同时,加快巨正源、伊斯科、国电投等项目建设。在此基础上,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,盯住关键产业链中的创新链精准招商,着眼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,优化存量、做强增量、提升质量,做大做强绿色石化、海洋产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。
二是布局建设新兴产业。重点培育发展海洋新材料、海洋牧场、新型储能、氢能等新兴产业,着力做好创新主体招商选资、培育孵化和服务保障,促进废旧塑料裂解、氢能储能等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在揭阳孵化转化。加大引才引智力度,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,强化产学研高效协同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动科技成果从“实验室”走向“生产线”、迈向“市场化”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,支持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,培育一批“链主”、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,不断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。
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。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、放弃传统产业”,巩固原有七大传统产业的市场地位,擦亮“中国五金基地市”“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”等传统产业的金字招牌。通过把握好“出口引领”和“进口替代”两个方向,“以新提质”依托科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瞄准国际市场与对标国外标准,以提高技术、能耗、排放等标准为牵引,举办工业设计大赛,鼓励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、数字赋能等手段,积极运用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材料、新工艺提升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。引导企业瞄准关键零部件“进口清单”加强自主研发制造,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集群化方向迈进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丨史成雷
【本文责编】郭芳
【频道编辑】周丽娜 李卓华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蒋玉 刘树强
【文章来源】《南方》杂志2024年第6期
版权声明: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- 上一篇:上一篇: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
- 下一篇:下一篇:开创电气(301448)4月19日股东户数0.95万户,较上期减少1.15%